下一个科技大产业来了,你,准备好了吗?

电竞对抗赛图片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下一个科技大产业来了,你,准备好了吗?
发布日期:2025-08-22 04:49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今年以来

人形机器人几乎就没“歇过”

跳舞、跑马拉松、扭秧歌、打拳

屡次登榜热搜“C位”

机器人登上擂台展开格斗比拼

近日

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

全球超200家机器人企业

再次迎来“同台竞技”1500余件展品集中亮相

其中不乏来自广州企业的身影

广州机器人秀“十八般武艺”

广汽集团:三款机器人能进社区也能居家

展会现场热闹非凡,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凭借其科技感十足的外形设计、自然流畅的语音对话赢得观众阵阵惊叹。此外,GoMate还能主动伸手握手、挥手致意,并精准听从指令取拿物品,智能交互能力十分出色。

GoMate与观众现场互动

在动态演示区,广汽第二代具身智能载人轮足机器人GoMove与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GoSide共同演示康养场景,其中GoMove载人上下楼梯稳健自如,GoSide则接收语音指令执行居家服务,动作流畅。

广汽第二代具身智能载人轮足机器人GoMove

广汽第二代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GoSide

里工实业:里掂D1人形机器人升级登场

首次参展的里工实业带来了里掂D1人形机器人,并现场首发最新升级版本。进化版里掂D1人形机器人"双腿"变得更稳,油污地面也能快速平衡;"手臂"更灵活,能完成精密装配。

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态优化算法,使机器人的行走姿态实现从“机械运动”到“类人步态”的质变

新增的"眼睛"搭配感知与算法的协同进化,让它能同时识别多个移动目标并预测运动轨迹,导航避障精度大幅提升。

里掂D1进化版能灵活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需求

视源股份

工业级四足机器人 MAXHUB X7 首秀

视源股份同样首次参展,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首次亮相。这款X7就像猎犬一样灵活,能轻松爬上35°的陡坡、台阶,在石板路、沙石、草地等复杂地形也能够稳如泰山,更厉害的是,它不怕暴雨冲刷,不惧粉尘袭击,无论是-20℃的冰天雪地,还是40℃的酷暑高温,都能全天候待命。在工业、电力、应急救援等多种户外应用场景,它都能代替人类深入现场。

高擎机电:足球小将活力四射

来自广州的高擎机电已是第三次亮相大会,今年他们在会场显眼位置放置了小型足球场地。只见身高仅52厘米、体重7公斤的机器人“小派”,小巧灵活的身影在绿茵场上来回穿梭,传球、运球一气呵成,吸引大批观众围观打卡,成为大会焦点之一。

小派在现场踢足球

这次不仅有升级后的“老朋友”小海与小派,高擎机电新一代产品“派+”也在展会上首发。派+整机高度约65cm,重10kg,兼顾小巧轻量和完整生态。

大会现场,派+还给大家带来了灵活萌趣的跳舞展示,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互动,充分彰显技术应用的实用性和趣味性。

派+在现场跳舞

广州机器人大显身手的背后

是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持续突破

展台之外

具身智能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构建

一个贯穿前沿技术、场景应用、

终端消费的完整产业正在快速成型

从赛场到市场

机器人产业未来可期

机器人被誉为“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”,其研发、制造、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。

从全球第一台工业机器人“尤尼梅特”诞生起,无数企业、组织乃至国家在这一领域耕耘。行业发展虽时有起伏,但整体趋势稳中有进。

我国自2006年首次将机器人列入长期发展规划以来,机器人产业开始奋起直追、突破赶超。尤其今年以来,机器人产业更迎来一个又一个“中国时刻”——

央视春晚,一段机器人秧歌舞刷屏全网,许多外国网友下单抢货;

机器人秧歌舞

年中,机器人马拉松赛、拳击赛、足球赛接连开锣,跌跌撞撞的“一小步”,给了未来的“一大步”无限想象空间;

机器人跑马拉松

7月,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票难求,拳击机器人、会打招呼的小型机器狗、疾跑的双足机器人等成为主角……

种种创新与应用的火热场景,刷新着人们的认知,机器人不仅仅是为百姓带来欢乐,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同时也是重要的未来产业,蕴含巨大市场潜力。

中国机器人产业

有着稳稳站在

全球第一梯队的强劲实力

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突破19万项,约占全球三分之二;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;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企业中,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;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、236个行业中类,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......一个个数字映射着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质量与规模并行,发展态势如火如荼。

如今,服务机器人成为酒店常见的“送餐员”,人形机器人在24小时无人零售店“值夜班”,视源股份的四足机器狗可以伴随警察“巡查”……在我国,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场景,服务百姓生活。

2025年,被业内称为“具身智能交卷年”,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在技术迭代、场景落地、政策投资支撑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持续扩张。IDC预测,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超4000亿美元,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,且以近15%的年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,是全球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
这场创新浪潮中

广州始终站在潮头

广州具身智能领域密集突破

据天眼查数据,广州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5万家,位居全国城市第二。过去一年里,广州在具身智能领域也迎来密集突破。以广汽集团、小鹏汽车、里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相继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产品,覆盖工业制造、场景服务等多元化领域,展现出广州在硬件研发、AI融合及商业化落地上的独特优势。

近年来广东省及广州市

密集出台政策

为具身智能产业注入强劲动能

✅2025年3月,广东省进一步出台《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,提出12项支持举措;

✅2022年广州市出台的《广州市现代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明确要重点发展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专用设备;

✅2025年4月,花都区发布了《花都区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》;

✅2025年6月,黄埔区出台了《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支持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;

✅2025年7月南沙区印发的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》明确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创新......

7月15日,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“机器人+”典型应用场景案例(第一批)名单,广州共18个案例入选。此次入选的“机器人+”典型应用场景涵盖制造业、建筑、能源、医疗健康、教育、应急安全等8大细分领域,为促进机器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供了“看得见、算得清、可复制”的实践样板。

快来看看广州

有哪些案例入选吧

表格由广州科技创新自制

让机器人走进普通人生活的愿景

正逐步成为现实

随着重点领域“机器人+”应用的不断深化

机器人将加速融入百行千业、千家万户

在教育、养老服务、

商业社区服务等

诸多应用场景“大显身手”



  • 上一篇:咳嗽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